法律上规定的监护人啥意思?
尽管从伦理上来讲家庭中的小孩应该得到固定的人比如父母的照顾才能保证他能够顺利的长大并且贡献社会,但是现实中也不能完全排除掉有些孩子从来就没有大人照顾的,所以法律就要求这些孩子必须由监护人。那么,法律上规定的监护人啥意思?
一、法律上规定的监护人啥意思?
监护人是指对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人的人身、财产和其它一切合法权益负有监督和保护责任的人。一般来说,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及其他有严重精神障碍的人,都应设置监护人。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监护人有以下三种情况:被监护人的近亲属,包括、成年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和朋友。这些人虽然与近亲属不同,没有必须担任监护人的法律上的义务,但是,有些是自愿承担监护责任的,经所在单位或者居委会、村委会同意,可以担任监护人。
如果没有上述监护人,则由社会和国家负责,由所在单位或者居委会、村委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监护人条件
《民法通则》第十六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
没有靠前款、第二款规定的监护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第十七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员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亲属;
(五)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
没有靠前款规定的监护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既然孩子或者其他需要照顾的人必须由固定的人来照顾自然也就相当于是给这个人额外赋予了更多的负担和义务,所以为了避免有些人不愿承担监护的重担而逃避就需要法律来严格的规定。
相关文章
- 长春银行有没有小额贷款无抵押的
- 汽车保险找不到第三方责任险是什么意思?
- 来分期逾期几天上征信?
- 现金借款客服电话是多少?申请现金借款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 96388是什么银行的电话?
- 农村信用社跨行转账手续费多少?
- 生源地助学贷款续贷流程是什么样的?
- 招商银行金卡办信用卡额度是多少呢?
- 招联金融借2万块钱一年多少利息?
- 建行龙卡joy信用卡好不好,有什么权益吗?
- 阿里巴巴贷款怎么贷?
- 一万块公积金可以贷款多少?
- 保险理财投资靠谱吗?
- 怎么借到3000块钱?临时急用借钱秘籍!微信快速借到3000
- 借5000元应急有什么方法?十大微信借钱应急平台快速到账
- 保险应该怎么买划算?
- 怎样买卖黄金?
- 基金如何卖出?
- 垫付也是借款吗?看完就知道了
- 平安银行贷款怎么贷?提供三种贷款产品的具体贷款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