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辞工规定是怎样的?
一、劳动合同法辞工规定是怎样的?
根据劳动合同法辞工的规定,职工主动提出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后,部分职工在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30日后主动离职,不予理会用人单位的赔偿要求,用人单位则不给职工**人事关系和档案的调转手续,职工离职后人事关系和档案长期留置在原用人单位;造成职工在新的工作单位不能**劳动保险、不能**出国政审手续、影响技术职称评定、不能进一步求学深造和丧失报考国家公务员的机会。
原劳动部在《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的第4条明确规定了赔偿的范围:“劳动者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应赔偿用人单位下列损失:1 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2 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双方另有约定的按约定**;3 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4 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二、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1、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员工本人:
(一)员工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适当工作。
(二)员工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根据本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按员工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给予经济补偿金,工作1年给1个月,其中第(二)种情形最多给12个月。
3、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应当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员工说明情况并听取意见,经向劳动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根据本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按员工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给予经济补偿金,工作1年给1个月。
职员在与用人单位签署劳动合同之后,若是需要辞职,需要提前一个月告知单位,若是急辞可能会导致职员不能领取到工资,并且若是给单位造成财产损失,那么还需要支付足额的经济赔偿金。且急辞的情形,不能领取失业保险。
相关文章
- 长春银行有没有小额贷款无抵押的
- 汽车保险找不到第三方责任险是什么意思?
- 来分期逾期几天上征信?
- 现金借款客服电话是多少?申请现金借款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 96388是什么银行的电话?
- 农村信用社跨行转账手续费多少?
- 生源地助学贷款续贷流程是什么样的?
- 招商银行金卡办信用卡额度是多少呢?
- 招联金融借2万块钱一年多少利息?
- 建行龙卡joy信用卡好不好,有什么权益吗?
- 2023年还可以申请的网贷都有哪些?这10个稳定放款、容易下款、下款快
- 个人怎么在农行小额贷款?
- 转债交易规则?
- 香港上市公司需要什么条件才能上市?
- 债务逾期咨询靠谱吗
- 买二手车可以分期付款吗?可以分期但要满足五个条件
- 什么叫认房不认贷-?
- 贷款app排行榜前十名2023 比较出名的借贷平台盘点
- 北大方正人寿保险公司是国企吗?
- 有哪些借款平台利息低容易通过?盘点十大靠谱网贷平台,通过率超高